历史学考研网(历史学考研网李老师怎么样)



历史学考研网,历史学考研网李老师怎么样2014社科院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三有司

指先秦司徒﹑司马﹑司空三种官职。这类官名在甲骨文卜辞或商代铭刻中均不见﹐似为周人特有。据《诗·大雅· 》记载﹐周人在岐山初创基业时即已有司空﹑司徒之类的官职。《尚书》的《牧誓》﹑《梓材》等篇﹐都提到司徒﹑司马﹑司空。“三事”则出现于《立政》﹐在《诗·小雅·十月之交》中作“三有事”。据《毛传》解释﹐三有事即三有司﹐三有司指三卿。三有司在铜器铭文中颇为常见。西周铜器铭文中司徒多作司土,司空皆作司工。

2.土木之变

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刺军打败,英宗被俘事件。明正统十四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大举向内地骚扰。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亲征。被瓦刺军队包围于土木堡,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瓦刺军四面围攻,骑兵蹂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朱祁镇与亲兵乘车突围,不得出,被俘。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用铁锤打死。这次战役,明史上称为“土木之败”。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从此,明朝对于北方蒙古势力不再具有压倒优势,而处于被动防御地位。

3.永乐皇帝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1402年-1424年在位),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 等。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在老家凤阳时对民情颇有所知。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1402年在南京称帝。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 ,对强化明朝的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4.怛罗斯之战

751年唐朝军队与阿拔斯王朝军队在中亚的会战。750年,高仙芝征服撒马尔罕和塔什干,并杀死了塔什干国王。阿拔斯王朝派出东征军,在呼罗珊波斯人的协助下进攻高仙芝。751年,高仙芝领导的安西都护府军队在怛罗斯战役中败于阿拔斯王朝的东征军,返回龟兹。之后高仙芝试图反攻,但因兵力不足作罢。此役使得中国的造纸术和指南针流入阿拉伯,对阿拉伯和欧洲之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简答题

1.汉光武帝刘秀的加强统治措施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为巩固统治,采取了若干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刘秀削弱三公的权力,加强尚书台的权力,这是他的重要集权措施之一。东汉初年,中央最高的官职是三公,即司徒、司空和太尉,但三公的职位虽高,徒有虚名,并无实权。东汉初年,正式成立尚书台,作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在东汉,尚书台实际上成了皇帝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权力机构,三公和九卿只是受命办事,形成“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的局面。三公或大将军只有经过皇帝恩准,加“录尚书事”头衔,方可参与中枢决策。六曹尚书的职掌涉及行政、民事、外交、司法等诸多与三公九卿所掌相重的事务,并凌驾于三公九卿之上,大大地削弱了三公的权力。

(二)退功臣进文吏。刘秀“退功臣进文吏”之策的关键是“退功臣”。其做法,一是封侯褒扬,就是给功臣以尊崇的地位和优厚的经济待遇,褒赞建朝之功。二是奉朝请,不任吏职,就是让功臣居家静养,朝廷有事即奉请入朝参与议事,日常不任官职。对功臣的妥善安置,是东汉王朝重建过程中的成功之举。刘秀在退功臣的同时,多次征召“天下後贤”,收罗天下文士充任吏职。为广进文吏,刘秀完善了自西汉以来的察举制,将每年一度的选举固定成为制度。尽管东汉后来的察举制度流弊丛生,但刘秀的察举求得了许多求上进、勤吏政的好官吏,对东汉初年社会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集军权于中央。刘秀一再削弱地方的军权,加强中央的军权。他在建国不久,就下诏撤销了郡国都尉的建制,将兵权并归守、相。后又取消了各郡、国的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四种常备军,还取消了每年一度的都试制度。从此,守、相的军权也被取消了。郡、国的军队很少,一般不能作战。大的战争要依靠中央的军队。

(四)加强监察制度。为了实行对政府官员行政的有效监督,刘秀在继承秦、西汉监察制的基础上,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机构,包括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州刺史。改西汉御史大夫为司空,不负监察之责,而将御史大夫属下的御史中丞改任御史台长官,负责监察百官,权位与司隶校尉、尚书令并重。司隶校尉兼领一州,又为中央要职,有监察公卿的权力,再加上中央总监察机构御史台、地方的州刺史,就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强有力的监察系统,大大地稳固了东汉前期的皇权。

东汉初年,通过加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东汉王朝取得了政治上的稳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论述题

1.结合史实评汉武帝

汉武帝是对中华民族有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①秦始皇所创立的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经过汉武帝的发展才巩固下来的。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巧妙地解决了困扰汉王朝多年的同姓诸侯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③发动大规模对匈奴作战,有效缓解了匈奴对汉王朝边境地区的威胁,为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条件。④适应加强统治的需要,改变了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提高了统治和管理国家的效率。⑤扩大了国家的疆土和统治范围,历史上第一次将西域纳入中央政权的统治范围。

随着各民族的日趋融合,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已经形成。汉武帝所开疆域为今日之东方大国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所创设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各种制度和政策,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对国家统一的要求,安居乐业的要求,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也要看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强化思想统治的同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汉武帝晚年好大喜功,发动了一些意义不大却损失巨大的战争;好迷信,渴求长生不老,既耗费了大量财力又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

汉武帝统治时期,虽然赋税繁重,用刑残酷,阶级矛盾有所激化,但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是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汉武帝不失为一位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2.论述乾嘉学派的产生和特点

考据学和乾嘉学派,亦称汉学,朴学,是通过字、音、义等校勘辑佚来解释经学,并由此形成的史料整理的专门学问,清朝有宋学、汉学之争。宋学即理学,尊程朱,空谈性理;汉学即儒学(释汉代经文),尊孔孟,学经世致用。汉学派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反对理学家主观地解释经义,从字、音、意上考据阐发,从而兴起考据学。并以经世致用(特别是抗清)为目的。但稍后由于文字狱的兴起,考据学逐渐走上了寻章摘句、烦琐考证的路子,“邂席不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粮谋”。后来把这个时期以胡渭为首的考据学派称乾嘉学派。

乾嘉汉学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清朝文化政策的严格控制,知识分子既不满于作为官方哲学的理学,又不敢评论政事、研究实际,只得把智慧和精力专注于整理、注释古籍。到乾隆嘉庆年间,这一学派发展达到顶峰。这一学派以儒家经典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考其真伪,正其讹误,辨其音读字义,校勘异同。他们做了许多踏实的基本工作,消除了古代典籍在长期流传中产生的错漏、误解和故意的篡改。在治学的态度、方法上,强调博学多闻,尊重客观事实,力戒主观武断,运用归纳法,重视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宋明理学读书但观大意,随意发挥,游谈无根,注重内心修省的弊病。

在胡渭以后,乾嘉学派分为两派:以苏州六和人惠栋为首的吴派,主张言家法(六家,史学体例),尚古训(尊古人解释),比较保守;以戴震为首的皖派,认为汉学虽有师承,“有时亦傅(附)会”,主体“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比较有创造性。考据学派在整理古籍方面有许多有价值的专著。《尚古文疏证》、惠栋的《古文尚书考》,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法》、王念孙的《广雅疏证》等是训诂,校勘方面的代表作。在其影响下出现了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赵翼《廿二史札记》,用考据方法,整理古史,对今天仍有主要影响和使用价值。

汉学家具有比较踏实的科学态度,发展了客观而精密的研究方法。但是他们的研究领域狭小,局限在儒家经典的范围内,不接触现实,不研究自然科学、生产技术,也不敢谈论政治和社会问题。研究的方法陷于孤立、静止,缺少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运动中去考察,注意微观研究,忽视宏观研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乾嘉学派在整理和保存古典文献方面有一定的功绩,但未能提供新鲜理论和有系统的思想体系。

3.唐的差遣制度对宋制度的影响(略)

2014社科院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三有司

指先秦司徒﹑司马﹑司空三种官职。这类官名在甲骨文卜辞或商代铭刻中均不见﹐似为周人特有。据《诗·大雅· 》记载﹐周人在岐山初创基业时即已有司空﹑司徒之类的官职。《尚书》的《牧誓》﹑《梓材》等篇﹐都提到司徒﹑司马﹑司空。“三事”则出现于《立政》﹐在《诗·小雅·十月之交》中作“三有事”。据《毛传》解释﹐三有事即三有司﹐三有司指三卿。三有司在铜器铭文中颇为常见。西周铜器铭文中司徒多作司土,司空皆作司工。

2.土木之变

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刺军打败,英宗被俘事件。明正统十四年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大举向内地骚扰。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亲征。被瓦刺军队包围于土木堡,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仓猝应战。瓦刺军四面围攻,骑兵蹂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朱祁镇与亲兵乘车突围,不得出,被俘。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用铁锤打死。这次战役,明史上称为“土木之败”。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从此,明朝对于北方蒙古势力不再具有压倒优势,而处于被动防御地位。

3.永乐皇帝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1402年-1424年在位),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 等。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在老家凤阳时对民情颇有所知。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1402年在南京称帝。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 ,对强化明朝的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4.怛罗斯之战

751年唐朝军队与阿拔斯王朝军队在中亚的会战。750年,高仙芝征服撒马尔罕和塔什干,并杀死了塔什干国王。阿拔斯王朝派出东征军,在呼罗珊波斯人的协助下进攻高仙芝。751年,高仙芝领导的安西都护府军队在怛罗斯战役中败于阿拔斯王朝的东征军,返回龟兹。之后高仙芝试图反攻,但因兵力不足作罢。此役使得中国的造纸术和指南针流入阿拉伯,对阿拉伯和欧洲之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简答题

1.汉光武帝刘秀的加强统治措施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为巩固统治,采取了若干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刘秀削弱三公的权力,加强尚书台的权力,这是他的重要集权措施之一。东汉初年,中央最高的官职是三公,即司徒、司空和太尉,但三公的职位虽高,徒有虚名,并无实权。东汉初年,正式成立尚书台,作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机构。在东汉,尚书台实际上成了皇帝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权力机构,三公和九卿只是受命办事,形成“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的局面。三公或大将军只有经过皇帝恩准,加“录尚书事”头衔,方可参与中枢决策。六曹尚书的职掌涉及行政、民事、外交、司法等诸多与三公九卿所掌相重的事务,并凌驾于三公九卿之上,大大地削弱了三公的权力。

(二)退功臣进文吏。刘秀“退功臣进文吏”之策的关键是“退功臣”。其做法,一是封侯褒扬,就是给功臣以尊崇的地位和优厚的经济待遇,褒赞建朝之功。二是奉朝请,不任吏职,就是让功臣居家静养,朝廷有事即奉请入朝参与议事,日常不任官职。对功臣的妥善安置,是东汉王朝重建过程中的成功之举。刘秀在退功臣的同时,多次征召“天下後贤”,收罗天下文士充任吏职。为广进文吏,刘秀完善了自西汉以来的察举制,将每年一度的选举固定成为制度。尽管东汉后来的察举制度流弊丛生,但刘秀的察举求得了许多求上进、勤吏政的好官吏,对东汉初年社会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集军权于中央。刘秀一再削弱地方的军权,加强中央的军权。他在建国不久,就下诏撤销了郡国都尉的建制,将兵权并归守、相。后又取消了各郡、国的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四种常备军,还取消了每年一度的都试制度。从此,守、相的军权也被取消了。郡、国的军队很少,一般不能作战。大的战争要依靠中央的军队。

(四)加强监察制度。为了实行对政府官员行政的有效监督,刘秀在继承秦、西汉监察制的基础上,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机构,包括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州刺史。改西汉御史大夫为司空,不负监察之责,而将御史大夫属下的御史中丞改任御史台长官,负责监察百官,权位与司隶校尉、尚书令并重。司隶校尉兼领一州,又为中央要职,有监察公卿的权力,再加上中央总监察机构御史台、地方的州刺史,就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强有力的监察系统,大大地稳固了东汉前期的皇权。

东汉初年,通过加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东汉王朝取得了政治上的稳固,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论述题

1.结合史实评汉武帝

汉武帝是对中华民族有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①秦始皇所创立的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经过汉武帝的发展才巩固下来的。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巧妙地解决了困扰汉王朝多年的同姓诸侯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③发动大规模对匈奴作战,有效缓解了匈奴对汉王朝边境地区的威胁,为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条件。④适应加强统治的需要,改变了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提高了统治和管理国家的效率。⑤扩大了国家的疆土和统治范围,历史上第一次将西域纳入中央政权的统治范围。

随着各民族的日趋融合,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已经形成。汉武帝所开疆域为今日之东方大国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所创设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各种制度和政策,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对国家统一的要求,安居乐业的要求,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也要看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强化思想统治的同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对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汉武帝晚年好大喜功,发动了一些意义不大却损失巨大的战争;好迷信,渴求长生不老,既耗费了大量财力又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

汉武帝统治时期,虽然赋税繁重,用刑残酷,阶级矛盾有所激化,但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是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汉武帝不失为一位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2.论述乾嘉学派的产生和特点

考据学和乾嘉学派,亦称汉学,朴学,是通过字、音、义等校勘辑佚来解释经学,并由此形成的史料整理的专门学问,清朝有宋学、汉学之争。宋学即理学,尊程朱,空谈性理;汉学即儒学(释汉代经文),尊孔孟,学经世致用。汉学派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反对理学家主观地解释经义,从字、音、意上考据阐发,从而兴起考据学。并以经世致用(特别是抗清)为目的。但稍后由于文字狱的兴起,考据学逐渐走上了寻章摘句、烦琐考证的路子,“邂席不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粮谋”。后来把这个时期以胡渭为首的考据学派称乾嘉学派。

乾嘉汉学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清朝文化政策的严格控制,知识分子既不满于作为官方哲学的理学,又不敢评论政事、研究实际,只得把智慧和精力专注于整理、注释古籍。到乾隆嘉庆年间,这一学派发展达到顶峰。这一学派以儒家经典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考其真伪,正其讹误,辨其音读字义,校勘异同。他们做了许多踏实的基本工作,消除了古代典籍在长期流传中产生的错漏、误解和故意的篡改。在治学的态度、方法上,强调博学多闻,尊重客观事实,力戒主观武断,运用归纳法,重视证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宋明理学读书但观大意,随意发挥,游谈无根,注重内心修省的弊病。

在胡渭以后,乾嘉学派分为两派:以苏州六和人惠栋为首的吴派,主张言家法(六家,史学体例),尚古训(尊古人解释),比较保守;以戴震为首的皖派,认为汉学虽有师承,“有时亦傅(附)会”,主体“实事求是,不偏主一家”,比较有创造性。考据学派在整理古籍方面有许多有价值的专著。《尚古文疏证》、惠栋的《古文尚书考》,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法》、王念孙的《广雅疏证》等是训诂,校勘方面的代表作。在其影响下出现了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赵翼《廿二史札记》,用考据方法,整理古史,对今天仍有主要影响和使用价值。

汉学家具有比较踏实的科学态度,发展了客观而精密的研究方法。但是他们的研究领域狭小,局限在儒家经典的范围内,不接触现实,不研究自然科学、生产技术,也不敢谈论政治和社会问题。研究的方法陷于孤立、静止,缺少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运动中去考察,注意微观研究,忽视宏观研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乾嘉学派在整理和保存古典文献方面有一定的功绩,但未能提供新鲜理论和有系统的思想体系。

3.唐的差遣制度对宋制度的影响(略)

历史学考研网(历史学考研网李老师怎么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