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研究生报录比(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报录比)



安徽大学研究生报录比,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报录比

@秃头研究所Monsters(公众号)

至诚至坚 博学笃行

@TuTouSuo™️

他们说,合肥是个浪漫的城市,立于巢湖之滨,襟江拥湖,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古往今来,引得众多文人墨客为之驻足,从宋瑄口中“古道当长坂,肩舆入暮天。”再到李白写下:“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呤。”……两千年来的诗词渲染为这座城市点下了浓厚的人文色彩。而安大一直以来都在续写着这座城市的“文章”。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1928年,安徽大学肇基于时为省会的安庆市,开启安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赓续襟江带淮崇教文化之菁华。几经易址,于1956年迁建合肥;数度更名,1958年9月16日第一位伟人提名“安徽大学”校名,这一天被定为校庆日。

在近日安徽省政府批复的2019—2020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奖获奖成果中,安徽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获评安徽省社会科学奖43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9项,获奖数居全省首位,获奖等次和获奖数量取得历史性新突破!

而作为人文社科范畴下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发端于1960年,是改革开放后国内最早设立新闻学科的院校之一。2003年,成立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6年,成为安徽省第一个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10年,首批获得新闻与传播硕士(MJC)、出版硕士(MP)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入选B类学科,跻身安徽大学乃至安徽省优势学科之一;同年,成功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至此实现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全覆盖。2020年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

学院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新闻学”,以及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新传实力在安徽省稳坐第一把交椅。

此外,你喜欢的大佬也会偶尔来学校开讲座哦!这还不冲冲冲!

|报录比分析

@TuTouSuo/2024

怎么样~说到这里是不是很心动!安徽大学如此优秀,那报考会不会很难呢?不会!让我们看看历年来安大的数据就知道了!

很明显,在“诸神之战”的新传考研中,安徽大学算华东地区211中极具有性价比的一所院校。

报录比:安大官方素来不公布各专业的报考人数,因此无官方报录比。从贴近国家线的分数线也可看出,过国家线的人并不多,实际上竞争不大,纠结报录比除了徒增焦虑外再没有更多的意义了。

分数线:相较于其他院校动辄400+的分数,安大过线就能上的复试线显得平易近人。从数据上看,安大的复试线常年在国家线基础上徘徊,因此只要稳扎稳打,上岸不是难事。

统招人数: 不难看出,安大的招收人数算是众多新传考研院校中较为多的,学硕在50-60左右,专硕在70上下,虽然2023年的考纲中控制了招生规模(学硕50人,专硕60人),但人数依旧不低。

|考纲分析

@TuTouSuo/2024

|导师阵容

@TuTouSuo/2024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在疑惑,这么多人,导师带的过来吗?

不必担心!安大拥有非常丰富且优质的师资力量,几乎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都能找到合适的导师指导。

据了解,学院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实验教师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正高)14人(交叉学科计划双聘1人)、副教授13人(交叉学科计划双聘3人)、讲师22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人。

▪️姜红:安徽合肥人。现任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安徽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是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常务理事,新华社瞭望智库专家,中山大学“互联网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智库专家,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领域:新闻传播观念,传播与社会思潮,媒介批评

▪️王天根:安徽芜湖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17年入选安徽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19年获评安徽省优秀教师。

研究领域:新闻史

▪️蒋含平:安徽巢湖人。1984年参加工作。现任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编的《简明中外新闻事业史》先后于2008年、2014年入选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2010年参与“新闻传播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教研项目获省级三等奖;2012年参与“省属211综合性大学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研究方向:中国新闻事业史、民国时期报人、近代安徽区域新闻史

▪️葛明驷:葛明驷,博士,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大数据与智能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2012-2015)、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2015-2017)。

研究领域:媒介融合、网络治理、传媒规制

▪️吕萌: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百优工作者。全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与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高校影视学会理事,安徽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节目电视文化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项目2项,教研项目4项(含重点2项)。参与国家社科、省级项目、横向课题多项。

|参考书与真题

@TuTouSuo/2024

针对于安徽大学新闻传播考研来说,官网是不公布参考书的,但是根据往年上岸学长推荐以及真题分析,总结出以下几本书哦~注:学硕和专硕参考书相同,只不过侧重点不一样

▪️基础必看书目

·《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郭庆光著

·《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李良荣著

·《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彭兰著

·《简明中外新闻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蒋含平、谢鼎新著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复旦大学出版社,刘海贵著

·《中国新闻写作教程》,合肥工业出版,戴振雯著

·《新闻评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少华著

▪️补充书目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刘海龙著

·《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方汉奇著

▪️2023真题

学硕在622卷中题型结构为:中外新闻史+新闻学+传播学+热点积累。不难看出,安大较为注重新闻史论和理论理解应用能力,因此除基础参考书目外,建议补充书籍也作为重点翻阅。

专硕在440试卷中题型结构为:基础知识+热点积累+中国新闻史。因此对于基础必读书目的复习应当重视,此外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多关心热点知识,或许他就是你试卷上的题目素材。

对于实务卷来讲,专硕和学硕都较为注重笔下功夫(专硕更为注重),因此对于实务书籍,更多应该是了解和知晓,而多练多写才是应该做的。此外,安大的实务材料基本取自安徽本地的新闻,比如2022全国制造业大会、歙县高考延期、新能源汽车等,另外也注重考生的文字阅读能力,消息材料一般来讲很长,在平时的练习中也应适当去练习长材料阅读与写作。

总体来看,对于安徽大学的题目,考察较多的版块有舆论、媒介环境学派(或技术板块)、受众专题等,因此在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对于重点内容可以多看论文进行补充,比如2023年学硕所考的媒介化,书本中涉及较少,但胡翼青老师在论文中曾多次探讨媒介化的命题。此外,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新闻史的背诵仍然是重点,常言道“以史为鉴”,因此无论是应试还是做学术,史论仍是无法绕过的一环。最后,对于新闻传播这个学科来说,它并非是固步自封,跨学科视域是分析问题极好的工具,因此对于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中所提及的理论可以稍加了解(但是并非是一味学习其他学科理论,终究还是要为新传服务,这些在秃头所的学习中都会涉及)。

|奖学金、学制

@TuTouSuo/2024

那么,上述的信息你了解完,经过一年的努力,你成为安大研究生的一员!学费和奖学金又是怎样的呢?

安大新传学费学制参考下表,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校外奖学金三类,其中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20000元/(生﹒年),学硕和专硕一起评选,一个年级有3个名额左右;学业奖学金奖学金奖励金额8000元/(生·年),评选比例不超过40%,研一以考研成绩来评选,研二、研三根据成绩、学术成果以及在校参加的活动进行综合排名;校外奖学金比如宇业研究生奖学金,奖励金额为8000元/(生·年),研二、研三每个年级有3个名额左右,学业奖学金最后一位往后面数,有几个名额就有几个人能拿到。

国家助学金每个研究生都有,一年一人6000元,分两学期发,每次发3000元;帮老师做事也会有一年4000的助研究金,也是分两次发放。

安大新传研究生住宿费为1000元/(年·生),宿舍由学校后勤服务中心统一分配,学硕专硕分开住,但是宿舍条件都一样,都是四人间,上床下桌,宿舍内有空调有阳台有独卫,没有热水,洗澡需要去澡堂,其他的设施比如洗衣机、微波炉、热水器以及自动售卖机每栋楼都有。

|总结

@TuTouSuo/2024

总的来讲,安徽大学是一所极具性价比◽️

的华东地区211院校,题目整体上不难,只要稳扎稳打复习,上岸并非难事;导师阵容实属优质,而且喻国明、胡翼青等学界大佬也会经常来访开讲座(追星梦这不妥妥实现了嘛!);等你考上之后,拿着学校发的奖学金,畅游合肥、南京等地,赏美景、做学术…何等滋润!如果非要我给安大加上标签的话—–“物超所值”!

安徽大学研究生报录比(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报录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