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网(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网,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内容摘要: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艺术人才?艺术类高校如何回应新世纪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需求?作为双一流的高等艺术院校如何在校考改革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招生是人才培养的第一环节,探索一条适合中国艺术教育更新迭代的校考改革之路,是回应文化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艺术校考改革 招培一体 科艺融合 人才培养的基础 国美模式

2016年,我收到法国著名艺术家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十年前来中国举办展览时,目睹了中国美术学院十万人校考的壮观景象,令他感到非常震惊,他难以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年轻人选择报考美术学院?他希望拍一部纪录片,探讨艺术和艺术教育在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2017年3月,布伦带着他的摄制组重访杭州,拍摄了一部中国美院艺考的纪录片,作为给自己80岁的生日礼物。(高世名《艺术教育的有为之学》,《中国高等教育》2021年Z2期)

丹尼尔·布伦在中国美术学院拍摄中

左起:陈雨、高世名、丹尼尔·布伦、兰婷、本泽堪、丹尼尔·布伦夫人

从规模上讲,中国艺术教育体量几乎超出了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庞大的考生数量和办学规模,使艺术教育在中国具有与西方全然不同的意义。一方面,我们面对的不是少数追寻艺术人生的青年,而是数以万计未能清晰树立人生观和艺术观的少年及其家庭。庞大的考生数量,无法以 interview也就是面试的方法进行考察。另一方面,中国的高考制度承担了太过沉重的价值诉求,是中国社会流动性的重要通道。近年来,教育部推进艺考改革,缩小校考范围,就是为了强调公平,强调程序正义和整齐划一。

中国美术学院2021年3月本科招生考试考生排队进考场

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本科招生专业考试杭州考点

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下雪天导致现场确认的队尾排进隧道

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本科招生专业考试现场

然而,艺术类与普通文理科高考之间毕竟存在很大的差异。艺术类考试非常直观,最重要的依据是审美主观判断,这就让社会对评卷的客观性和公平性产生了顾虑。其实公平性与客观不能简单等同,比如大家最服膺的法律裁决,也是客观证据和法律条文基础上的主观裁决。况且,公平、公正这两种价值伦理本身就包含着太多的感性内容。所以,这两年的艺考改革,通过具有权威性和专业代表性的重点高校,从艺术专业的本质特征出发,在实践中逐渐建立起一种基本的艺术校考规范。中国美院作为其中最重要的成员,在美术类高考改革中起到了引领作用。这些年,中国美院始终以稳重扎实的步调不断优化校考制度,既注重制度流程的科学性、公平性、严密性,又回应着艺术专业的本体诉求。

中国美术学院第四届“国美金课”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第四届“国美金课”展览现场


中国美院招生改革的第一个特点是强调“招培一体”。招生是人才培养的第一步。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学科最齐整的美术学院,中国美院许多专业的招生录取率接近百里挑一,比肩世界顶尖大学。校考既要兼顾艺术专业学科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又要及时调整招生环节和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在新时代的大格局中厘清招生政策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关系,完善“招培一体”的高层次美术人才培养机制,这是中国美院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中国美术学院2021年12月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生进行现场确认


新世纪伊始,中国美院以“宽口径、厚基础、大底盘、高层次”的办学方针,率先开始“大类招生”和“两段式教学”。中国艺术考生年龄较小,在考前并未形成明确的艺术信念,对专业的理解也十分模糊;大类招生的核心优势,是让学生在学科的宽口径中厚植基础,继而提升专业认知,形成较为自主的专业选择。为此,中国美院在教学中率先采用“两段制教学”,在专业基础部即本科一年级结束后进行专业分流,让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各个院系学习。2015年学校院系调整过后,又采取了“1+1+2”制度,即学科基础一年、专业基础一年、专业方向两年,这是一个“由博返约”的专业修习路径,实现了招生与人才培养的紧密贯通。

“生活力·第四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展览现场

“生活力·第四届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展览现场

中国美院招生改革的第二个令人瞩目的焦点是强调“科艺融合”。2018年,国美创办了以艺术与科技为主要专业方向的创新设计学院,第一次招收理工科学生,理工科生可直接通过高考分数进入艺术院校,这几年,每年都有670分以上的“学霸”通过普通高考进入美院。在创新设计学院,理工科、艺科和文科三类学生在同一个教育体系中学习,形成了中国艺术教育史上的“新物种”。今年,我们迎来了第一届创新设计学院的毕业生,这批学生在科艺融合的框架下进行了四年的学习,交出了令人惊喜的答卷。

中国美术学院2021年12月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现场

教育部大力推动的“新文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文、艺术、科技面向社会的跨界融合,这体现了21世纪教育界的一个重要发展倾向——聚焦问题领域,重塑学科框架。科技的迅猛发展激进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当今社会中任何一个具体、真实的问题领域都需要跨学科的解决方式。大学的前沿探索更需要跳脱出以往的学科藩篱,进入新现实的“无人区”去探寻新问题、新经验、新知识。近二十年来,技术迭代、学习革命,极大地颠覆了教与学、研与创的传统形态。这就要求“新文科”背景下的艺术教育,直面新技术所创造的世界经验,在人文与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多维度融合中,不断更新我们的工具箱、方法论,不断迭代我们的感性系统和知识界面。招生改革也必须对这种变革做出积极回应。

2022年1月12日至14日本科招生考试(初试)线上监考

中国美院招生改革的第三个特点是强调“综合素质”。新世纪出生的新世代,他们知识的广度以及学习能力都是前人无法比拟的。对美术院校的考生来说,无论是学美术、设计、影视还是建筑,想要有长远的发展,所需具备的首先是综合素质。未来的艺术家、设计师不只是技艺娴熟,更要对人类文化史、社会史有大体上的认知,对人文科学有基本的认识,人文通识与绘画技艺、造型能力同样重要。这几年,中国美院越来越强调艺术人文通识的课程,也就是对于艺术史、设计史、电影史、文学史、音乐史、自然史、科技史的博雅教育,这一倾向也会反映到招生考试中,主要表现为对艺考生人文艺术通识和艺术经典把握能力的考察。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招生改革新举措,中国美院的人才选拔渐渐由艺术类专业人才发展为容纳全科人才,充分展现了艺术领域的新拓展、新方向。如今中国美院已经有接近3/5的学生的学习架构超出了传统美院的范围,有艺术学理论、工业设计、风景园林等多个专业通过普通类高考录取,人文、科学和艺术的跨界融通有效打破了社会对美院招生的刻板印象。最近,中国美院成立了电影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正在筹备建立专门的时尚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视觉传播学院等。美术学院的设计、影视、建筑等学科,正在开展出广阔的知识视野,吸引具有更加宽广的知识背景的青年人才进入美院,为艺术领域注入新血液、新气息和新能量。

2022年1月12日至14日本科招生考试(初试)拆卷

中国美院招生改革的第四个特点是强调“专业素养”。这几年,中国美院全面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全校28个招生专业中有26个专业获评教育部“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两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实现了一流专业全覆盖,“专业精度”居全国所有高校第七位。学科专业内涵日益拓展,就要求我们的招生工作在坚守造型能力基本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新兴艺术形态专业素养的考察。从命题方面讲,去年图媒专业的校考命题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复试考题选用了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的诗歌《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这首诗在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导演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也曾多次吟诵。现代诗歌和科幻电影的结合,更加符合影视学科的专业特征,这样的考题检验的不只是绘画的功夫,更是考生的专业素养。简单地说,我们希望报考图像媒体方向的同学,要熟悉一百部经典电影;报考造型方向的同学,要对东西方五百件艺术史经典有所把握;报考设计学科的同学,要对世界设计史有基本之认识。即使同样的考试科目,对于不同专业领域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色彩,造型、设计、影视各方向考察的重点不同,对影视来说,核心是考察用色彩构造影调和氛围的能力。

2022年3月9日本科招生考试(复试)线上监考

无论是强调综合素质还是专业素养,无论考试模式的优化还是命题的改革,都是为了加强对考生艺术理解和创意潜能的考察。学习艺术最重要的是要调动起“用专业应对一切事物”的意识和信心,这就需要考生们学会用专业的眼光去观照事物,去开启自身、理解他人。这就需要考生们在进美院之前,就对人文艺术领域具有基本的常识,对本专业领域有一定的了解与判断,这将使他们更加负责任地面对自己的报考方向,因为那将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

中国美术学院年度教学检查现场

总体而言,我们希望通过招生方式和命题方式的调整,让素养更全面、学习能力更强的学子进入美院。人最大的学习动力是兴趣和意愿,中国美术学院最欢迎的是那些真正热爱艺术的年轻人、那些具有创作冲动和创造潜能的年轻人。

高世名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教育部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来 源 |美术观察

编 辑 |贾毓秀 高采奇

责 编 |刘 杨 庞 洋

审 核 |丁红旗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 NEWS CENTER

CAA融媒体工作室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招生网(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