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读几年(法硕非法学读几年)



法硕读几年,法硕非法学读几年

第一本:《大河与大国》 马丁·道尔著

是在逛深圳的一家书店时,无意中买到的一本好书。

我买书的方法很粗暴,走进书店后直奔地理、历史、经济区,看一眼标题和简介,对胃口的就拿走,通常一买就是几十本。

那次在书店买完回办公室,发现这是本能打开自己视野的好书,因为跟其他粉饰美国历史,通常一上来就跟你吹牛皮说五月花号是美国精神的书不同,这书不扯这些,地貌学博士出身的马丁老老实实从美国的地理讲起,讲述了美国人是怎么在东部13州聚居,又怎么艰难地翻过阿巴拉契亚山脉,进入五大湖,如何开发五大湖,之后进入密西西比河流域,最后征服美国中西部。

这本书的宝贵之处是不跟你讲意识形态,就是冲着地理一顿输出,没有那种常见的把美国的富裕形成的原因,归结为制度思想先进之类的臭毛病,所以当你读完之后,会对美国历史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大河与大国》跟我过去的一些知识点产生了强烈的碰撞,使我想明白了以前许多想不通的事情,美国形成中的西部牛仔、黑社会、小镇、枪支、毒品、印第安人、牛肉饼等,一时全都关联在了一起,于是我写出了2022年个人最好的作品《美国绝不禁枪》。

《大河与大国》是我去年读过最受益的一部作品,补充了我个人知识领域非常重要的一块拼图。

第二本:《曾国藩的经济课》 张宏杰著

第三本:《晚清官场镜像》 邱捷著

这两本需要放在一起推荐,它们俩相互辉映,张宏杰以曾国藩百万字的日记为蓝本,邱捷则以杜凤治更变态的四百万字日记为蓝本,详细拆解了晚清的官场经济学。

曾国藩是从京官到地方大员,杜凤治则一直在基层县做一把手,两人的史料十分宝贵,我们能清晰读到做京官和地方官的区别,他们的收入、支出情况,中央和地方的运作模式,地方官判案的真正法则,地方上如何征收税赋,这是真正充满了细节的、栩栩如生的历史。

我以前爱读金庸,但还是觉得金庸作品不真实,略有不满足,因为缺少江湖里所有组织、个人的经济来源,凡是避开经济讲故事的,都会给人一种轻飘飘的不真实感,这两本书很好地补充了历史的真实感,这是你在教科书以及其他历史书里永远读不到的厚重。

依据这两本书的主线梳理,以及科举、平民的其他资料,我前几天时间才写出了《清朝官员是如何搞钱的》。

第四本:《大国之翼:C919大型客机研制团队采访报告》 陈伟宁、欧阳亮、周森浩著

这是一本出版后,在豆瓣上只有四个人评论的冷门书籍,如果不是我常年写作需要各种资料,估计我也不会买这本书。

实事求是地说,作品水平太普通,模式化写作缺少亮点,完全无法调动读者的情绪,过于平实枯燥。

但中国需要这样的书籍,需要有人记录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一点一点进步的过程,尤其是C919这样的大型项目,是中国工业腾飞的代表作之一,我们需要知道是哪些人付出了哪些努力,才有了中国人自己的高铁、飞机、手机、汽车等。

我个人也有些反感这种模式化写作,中国工业化的故事可歌可泣,多少人的苦难才换来某些领域一丁点的进步,许多人不了解中国工业化的艰难,不明白自己民族的不容易,就是我们宣传工作做得不好。

既然做得不好,那我努力推一本是一本吧。

第五本:《战安庆:曾国藩的中年突围》 周禄丰著

为了写《燃烧的天国》,我把市面上所有关于湘军、太平天国的书全部买了回来,都是当工具书在读,但是读到《战安庆》这本书时,我简直浑身一震,仿佛读到了浑雄苍老版《明朝那些事儿》,作者文笔之优秀、思路之开阔、气象之坦荡,一看就是个知识分子里的扎实老油条。

经多方打听,才知道作者周禄丰是长沙长郡中学的历史老师,这是他的第一本书,而且跟我同龄。

一个40岁的中年人,必定历经了很多事情,有了大量人生感悟,才会在第一本书就这么出彩,看到湖南出了这么一位才子,我特别高兴,也特别珍惜,所以才屡次推荐这本《战安庆》,这是《明朝那些事儿》后,我读过最好看的历史书。

第六本:《成为一名维多利亚人》 古德曼著

英国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充满了生活的细节。

读历史书我喜欢细节丰富的作品,过于宏观的很难做到逻辑自洽,也容易不接地气。

这本书其实文字普通,也没什么深刻的思想,但事无巨细地交待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个普通人的洗漱、服装、如厕、妆容、食物、教育、性爱,满足了读者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好奇心,可以做为一本有一定趣味性的参考书籍来读,很是开阔眼界。

第七本:《李光耀观天下》 李光耀著

这本书实在太生猛,读书经常让我产生一个强烈的困惑:这书是怎么通过审核出版的?

我不写任何推荐词了,我就给大家摘录几段书里的原文:

说中国的:(都是书籍原文,跟本人没有关系)

“党的最高领导人可以试图保持清廉,但他们无法控制地方上的腐败,腐败不会使这个制度垮台,但会阻碍它有效地运转。”

“如果中央强大了,国家就安全,如果中央软弱,国家将无宁日。”

说欧洲移民的:

问:欧洲移民不融入社会的问题之一是国内滋生恐怖主义。

答:不,这跟融合没有关系,他们就是恐怖分子。

说印度的:

印度从来不是一个单一性的实体,那是英国人想出来的概念。中国能迅速将事情办妥,印度则口中沫横飞,少有付诸行动的意志或魄力,印度就是不具备中国那样的决心和专心致志。

够生猛吧,你们自己买书看吧,这书是合法出版物,是合法的,真的。

祝大家新年读到更多好书。

发布于:广东省


法硕读几年(法硕非法学读几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