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心理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北京大学心理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



北京大学心理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北京大学心理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

刘先银经典点说:北京大学博士后訾非教授心理学著作《完美主义研究》2010年6月16日端午节,北京

刘先银经典点说:北京大学博士后訾非教授心理学著作《完美主义研究》

刘先银经典点说:北京大学博士后訾非教授心理学著作《完美主义研究》

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金钱走万里路,也没有合适的机会阅人无数,那么读书,舞蹈,音乐,就是最适合你的觉知。还有就是抚触疗愈的心灵能量的流动。或者,在跳动的身体和跳动的内心流动着的全然,觉察,连接。身体的表达,跟抚触一样的美妙。

刘先银经典点说:北京大学博士后訾非教授心理学著作《完美主义研究》

这并非意指觉醒的人就是完美的。偶尔,你也可以像其他人那样去体验恐惧和犹豫不决,或者诸如受伤和愤怒的感受。所不同的是,现在你知道自己是暂时性地困在了分离的幻象里面。

你不会相信故事所呈现给你的一切。你知道这是过去将它自己投射到了当下。你不会认同情绪反应。而且,你仍然对内在升起的一切负全部的责任。你会拥有、接受这个体验,但不会把它当成真相而采取行动。

临在,就是觉醒进入自己和生命里那个超越思维头脑的维度。你寂静,全然地与真实存在于此刻此处的一切同在。

如果你完全临在,此刻就是唯一的时刻,这就是觉醒进入生命实相的含义。

在觉醒本体的最深层次,过去和未来均已消失,你只有当下时刻。你在永恒的“现在”里醒着。在这个状态,一个很简单的原因使你无法在时间的世界里生活,那就是时间没有了,你没有活在此刻之外的感觉。

但这并非意味着,一个已觉醒的人会一直待在最深层的本体。觉醒者可以处在比较浅的临在层面以便在时间的世界里生活。即使你在参与时间世界的生活,你仍然会深深地立足于本体,而且始终确定当下时刻就是生命的实相。

如果你从根本上觉醒进入本体,你的生活里就不会有评判、恐惧和欲望。你活在接纳的状态。你作为爱在世间生活。分离的幻象消失了。你生活在与万物合一的强烈感受中,并对那个非人格的、永恒的存在维度有着持续地觉察。你眼中的他人都是平等的、开悟的,即使他们自己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你对动物和自然界也是如此。你不可能故意去伤害他人或物。你充满慈悲,而且你的行为永远正直。你无法不诚实,因为你的内在绝不会允许你那样。

当你从根本上在生命的实相里醒着的时候,你基本上就摆脱了Ego的驱使、欲望以及反应对你的各种束缚。

刘先银经典点说:北京大学博士后訾非教授心理学著作《完美主义研究》

序:关于完美主义的思考——刘先银

完美主义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的产生离不开所处的社会、时代,离不开人的肉体状况的限制,离不开人的遗传、神经和内分泌等方面的因素。

《完美主义研究》一书的作者综合了多种方法,从人格和社会的层面对完美主义作了系统探究。在我们这个不论从巨观上还是从微观上都随处可见完美主义的时代,訾非博士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他们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中,我看到了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的良好结合。

渴望完美是人类共有的动机之一,但“完美主义”只是一部分人类的特点。在心理学上,完美主义指一种以强烈的“不完美焦虑”为特点的认知-情感模式。这种模式,如果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可以视作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失衡,是过度理性化导致的非理性状态,是科学的工具理性改造世界的能力局限性的表现。任何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即个人精神价值向社会价值的转化,取决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完美主义者”沉溺于工具理性的完整性和自洽性所带来的美好感受中,而不愿接受“不美”的现实。

佛家的一些思想对于分析完美主义也可资借鉴。从缘起的过程看,种种贪嗔痴迷的妄念,产生了无明烦恼和不理智的思维。无明的思维,产生了要去做某种行为的意识念想,由此产生了眼耳鼻舌身和心意(六根)对身外世界的各种分别判断。对身外世界的分别判断,导致了分别心,便有了喜爱或不喜爱的取捨。由于这种分别取捨的思维,产生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更加执着、对不爱的事物愈加排斥的心理和行为。由于这种偏好的心理,于是对于苦、乐等感受产生种种执着的认定。由此产生了过于固定的价值观,比如什幺是美什幺是丑,什幺是好什幺是坏,产生了各种自以为是的定义。由于这些价值取向的定义,便驱动自己进行各种行为活动,以取得这样的价值,完成自己的自我意识。由于执着于自我感觉和自我意识,使自己的行为活动积累产生不同的后果,从而使人生活于某种主观创造的世界中。完美主义便是这种执着于主观世界的生存方式的极端体现。

人们在不断变化的生活状态中前行,完美主义是生活中妄念激起的波浪、痴迷心开出的花、执着凝结的冰岩。识冰池而全水,藉阳气以消融。冰融则水流润,方呈溉涤之功。妄尽则心灵通,始发通光之用。

把追求结果的完美转变为体验生命的真实过程是克服完美主义的良方。人们在有限的、暂时的时空中生活。在客观必然性和主观能动性的交织中,得到或美好、或遗憾的体验。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怀着喜乐与感恩面对世界,我们就会对人对己有一定的宽容之心,就会收穫成功、幸福和愉悦。

《完美主义研究》是訾非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十多年来关于完美主义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完美主义研究成果,将对学者和大众都有所启发。学会欣赏别人和善待自己,是克服完美主义的重要途径。的确,当一个人能与他人有效地沟通,拥有从容淡定的自信与内在心识,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和自我安慰,来自内心和人际方面的压力便会得到缓解,对人对己就不易採取苛责的态度,就会用心中的慈爱和理性的思维对待自己的生活状态。

《完美主义研究》中,作者提出了人类不完美感的发展阶段理论、完美动机的四模式理论、动机叠加理论、儒家文化与完美主义的关係理论等富有创新性的观点。作者把人的心理活动近似概括为四个层面:行为、念头、感受和躯体感受。人的注意通常放在念头的层面,并经常转移到外在行为的层面。感受分析谘询帮助来访者把注意力从念头的层面返回到感受和躯体感受的层面,直面行为和想法背后的感受。感受分析是作者面向完美主义和强迫性人格者的心理谘询实践中建构的一套谘询模式。感受分析的理念是:直面感受,跟蹤与体验感受。感受分析的目标是:把自我从感受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与感受平等沟通。

阅读《完美主义研究》,我体会到:完美既然只是一种心理感受,一种念想,那幺放下执着与分别心,就能回归素朴的心灵,这素朴的心灵也即所谓的“平常心”。

这平常心正是我们追求完美过程中的理想的生活态度

刘先银

2010年6月16日 端午节

编辑评述:

这是一个完美主义的时代,我们可以随时发现各种完美主义:身材完美主义、容貌完美主义、人际关係的完美主义、成绩完美主义、择校完美主义、爱情完美主义、法规制定的完美主义、绩效考核的完美主义、商品的完美主义、学历完美主义、健康完美主义、品行完美主义、成就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经常是自恋的一种曲折的表达方式。完美主义者求全、求最佳的冲动比一般人强烈,乃因他们的完美动机和其他动机(例如,追求成功、害怕失败等)发生了叠加与联结。沉湎于追求“是其所是”(合乎想像)、“十全十美”“最佳”和“越来越好”是完美主义者的典型特点。完美主义又可概括为横向的完美主义和纵向的完美主义,前者以追求平面化的相似、完整、全面为主,后者以追求超越为主。

作者把人的心理活动近似概括为四个层面:行为、念头、感受和躯体感受。人的注意通常放在念头的层面,并经常转移到外在行为的层面。感受分析谘询帮助来访者把注意力从念头的层面返回到感受和躯体感受的层面,直面行为和想法背后的感受。

感受分析是作者面向完美主义和强迫性人格者的心理谘询实践中建构的一套谘询模式。感受分析的理念是:直面感受,跟蹤与体验感受。感受分析的目标是:把自我从感受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与感受平等沟通。

作者简介

訾(zī)非,男,1970年11月生,安徽滁州市人。2003年毕业于佐治亚大学教育心理系托兰斯创造力和资优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2003年5月-2005年5月为北京大学心理系博士后。现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格心理学、审美心理学与表达性心理治疗,在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做出了长期的努力,探索建立了针对完美主义和强迫性人格的感受分析咨询模式。

马敏,女, 1984年6月生,山西大同人,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硕士研究生,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二级),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完美主义人格及青少年心理问题。

内容提要

本书是心理学理论著作,主要内容包括对完美主义心理现象的理论分析以及作者近十年来主持的完美主义实证研究项目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作者试图把科学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社会科学中的质性研究方法以及思辨的方法结合起来,全面地探究完美主义心理。本书面向的主要读者是学术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心理学研究者。但是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对于心理咨询工作者和一般的读者也有可读性。

本书是国内完美主义研究领域第一部学术专著,书中提出了人类不完美感的发展阶段理论、完美动机的四模式理论、动机叠加理论、儒家文化与完美主义的关系理论等富有创新性的观点。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了解到:什么是完美主义,完美主义哪些表现特点,完美主义的发生规律,完美主义对个人生活、社会文化和组织管理的影响,以及针对完美主义的心理咨询方法。

本书分成五篇。第一篇,理论研究,系统分析了完美主义心理的发生、发展和特点,完美主义心理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完美主义研究的历史渊源。第二篇,质的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的研究报告。第三篇,完美主义的问卷测量,为作者编制、修订的用于定量测量完美主义这个概念的心理测量工具。第四篇,定量研究,作者及其指导的学生完成的完美主义定量研究报告。第五篇,完美主义的感受分析咨询,作者在本篇系统介绍了自己设计的一种针对完美主义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另外,本书还收录了作者修订编制的各种完美主义问卷及其使用手册。希望通过这部著作,向读者展示完美主义研究的成果,吸引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完美主义心理的研究工作。

图书信息

书名:完美主义研究

作者: 訾非 / 马敏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页数: 290

定价: 39.00元

ISBN: 9787503858888

訾非发表的部分论文

1. 訾非. 沙盘作为媒介的感受分析治疗:以权威畏惧感的心理干预为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誌, 2010年10期.

2. 訾非. 焦虑梦的运作机制研究.医学与哲学,2009年第1期.

3. 訾非. Dabrowski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对超常教育的启示.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6), 728-733.

4. 訾非. 完美主义心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心理科学, 2004, 27(4):943-945.

5. 訾非. 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誌,2009年第4期

6. 訾非. 消极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誌. 2007, 15 (4):340-344.

7. 訾非, 周旭. 弗罗斯特多维完美主义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誌, 2006, 14(6): 560-563.

8. 訾非. 走向进化与生态审美心理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1): 44-49.

9. 訾非, 周晓林, 刘兴华, 潘苗苗. 完美主义者对不完美图形的注意偏好研究,心理科学, 2011, 34(3): 532-537.

学术观点

完美主义

訾非认为,完美主义者过分追求完美,主要不是因为这个人他比其他人有更强烈的“完美欲”,而是其他更为强烈的动机叠加在完美欲之上。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动机叠加”。他认为“完美欲”是一种“冷动机”,它在人类内心并不强烈,而追求成功、害怕失败等“热动机”叠加在完美欲之上,才使得完美主义者看上去非常执着于完美。其实他们是畏惧不完美背后的失败和不幸,渴望完美背后的成功和荣耀。(见訾非,《完美主义研究》, 2010)。

完美动机

訾非提出,有四种“完美欲”(完美动机):(1)是其所是(合乎想像)、(2)十全十美、(3)最佳、(4)越来越好。人在得到自己期望的对象,并且对象的面貌与期望完全一致时,就产生了完美的感觉,这就是“是其所是”的意思。完全、完整、所期望的各部分都被得到,这种情况也让人产生完美感。得到最佳的,或者成为最好的,产生完美感。每一次都比上一次好,这种“蒸蒸日上”的感觉也属于完美感。

人类追求这四种感觉,此类追求合称为“完美欲”。(以上内容详见《完美主义研究》,2010)

焦虑梦的运作机制

訾非提出焦虑梦的触发机制是从“核心情绪”至“情绪相关记忆”再至“梦境”,认为焦虑梦是梦者一段时间以来的相似焦虑主题整合的产物。他还把梦境中突然出现的情绪转化解释为“梦的漂移作用”。(见 訾非. 焦虑梦的运作机制研究. 医学与哲学,2009。)

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心理谘询与治疗

訾非认为,在中国文化环境下,强迫性人格倾向与强迫性人格障碍是相当常见的。强迫性人格障碍与强迫症在诊断与治疗上都存在重大的差异,但是目前国内心理学界对于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心理谘询与治疗不够重视,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时常与强迫症相混淆。他尝试用“感受分析”的方法进行面向强迫性人格障碍者的心理谘询与治疗。(见《完美主义研究》;或:訾非. 沙盘作为媒介的感受分析治疗:以权威畏惧感的心理干预为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誌, 2010年10期.)

权威畏惧感

訾非提出,应该从感受的层面研究权威主义等人格与社会现象。权威畏惧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都构成影响。他发现,权威畏惧感与焦虑、抑郁、强迫、低自尊等一系列心理困扰有关,并认为完美主义心理的一个主要来源之一是权威畏惧感。

生态主义心理学

在《感受的分析: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的心理谘询与治疗》一书中,訾非主张心理学研究应该由借鉴经典物理学範式向生态学範式的转化。各种心理元素与整体人格的关係类似于生命个体与生态系统的关係,它们往往是複杂的、非线性的,只能採用生态学的範式。在心理谘询与治疗中,对于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发生也只能用生态系统的眼光去分析,而不应採用还原论的、线性的的归因方式去分析。他认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生态心理学、叙事心理学、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自体心理学与主体间性理论等研究领域,体现了心理学的生态主义转型,可以用“生态主义的心理学”(ecologistic psychology)去描述这些新的心理学。

个人其它信息

译着

訾非、田浩译 心理勇气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译者序

本书作者丹尼尔·普特曼(Daniel Putman)是威斯康星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Fox Valley)的哲学教授,写有《Human Excellence:Dialogues on Virtue Theory》等专着和论文。《心理勇气》一书出版于2004年,是一部结合心理学、哲学、伦理学的佳作。

Putman把勇气分成三种类型:生理勇气、道义勇气和心理勇气,它们分别与人类在各种生存境况和处境中的自我选择有关。简言之,勇气是克服对死亡和痛苦的畏惧、直面现实、为所当为的一种力量。生理勇气要克服的是对“生理死亡”(身体的死亡和痛苦)的恐惧;道义勇气要战胜的是对“社会死亡”(被社会、团体抛弃)的恐惧;而心理勇气要克服的是对“心理死亡”(稳定感、控制感、自我感等的丧失)的恐惧。Putman在本书中着重探讨心理勇气。当然,在生活中,三种勇气是相互交织的。

中国人对勇气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中庸》有言:“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这是把勇气看成人格三个最重要品质之一。孟子认为真正的“大勇”是“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他所说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约略等同于本书所指的“道义勇气。”古人对勇气的类型也有过探讨,荀子曾有“上勇”、“中勇”和“下勇”之辨;庄子在《秋水篇》里曾区分壮士的勇气、渔人的勇气、猎人的勇气和圣人的勇气,并推崇知穷知通、临大难而不惧的“圣人之勇”。鲁迅曾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澹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正视命运和人生,应该是包含本书中谈到的所有三种勇气了。

对于任何一个社会,勇气都是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这财富是无法继承的。在如今这个强调快乐的时代,勇气的价值在被逐渐淡忘。培养“智、仁、勇”的完整人格的教育传统,早已简化成智育一枝独大的局面,而这个“智”又缩略成了“智力”,甚而数理逻辑的“智慧型。”这种对“勇”的放逐和淡忘的局面,在历史上并不鲜见。而这又实在是个问题。没有勇气,也就不会有真正的智与仁,甚而不会有真正的心理健全。

译者认为,普特曼教授对心理勇气的归纳分析,不单会对一般读者有所启发,也将对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产生影响。我们能够看出,作者提倡在心理谘询与治疗中培养心理勇气,这是一种积极心理治疗的思路。但是,在精神分析流派或认知-行为流派的心理治疗中融入这个概念,也恰如其分。其实,新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自我力量”(ego strength)与心理勇气存在某种耐人寻味的关係;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决断训练、满灌疗法、系统脱敏等都需要心理勇气的参与。本书第二章,“勇气和焦虑”,对于强迫症等焦虑相关障碍的治疗者和患者一定会有帮助。诚如朱建军博士所言:“强迫症心理问题的关键是缺少勇气,不敢面对变化和新奇。治疗的关键就在于培养他们的勇气……。”“养浩然之气”,或许是战胜焦虑的良方。

最后,译者郑重感谢本书万千心理的孙琦编辑,由于她不辞劳苦的工作,才使本书的翻译授权成为可能。还要感谢王小英女士,她把部分翻译手稿输入电脑,并对文字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佩服她直面这些枯燥工作的勇气。

本书由訾非和田浩共同翻译完成,訾非主译本书序言、第一章和第三章,田浩主译导言、第二章和第四章。我们的翻译态度是认真、仔细的,但错漏之处必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訾非 田浩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

刘先银经典点说:北京大学博士后訾非教授心理学著作《完美主义研究》

刘先银,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刘先银,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刘先银,荣获首届林业宣传突出贡献奖-林业宣传最高奖

刘先银经典点说:北京大学博士后訾非教授心理学著作《完美主义研究》

刘先银经典点说:北京大学博士后訾非教授心理学著作《完美主义研究》

刘先银经典点说:北京大学博士后訾非教授心理学著作《完美主义研究》

刘先银经典点说《黄帝内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叩天钟,鸣天鼓

刘先银经典点说:黄帝内经:一切疾病,皆起于气,“气”就是情志。人这一生,格局真的很重要。杜晓真教授把人生分成三种境界和格局:第一种:在窗子里面看月亮;第二种:在庭院中望月;第三种:站在高台上玩月。确实如此。格局之上,所见之处,步步皆景。格局大小,无非就是一个人的眼界、能力和心态。读过的书,拓展你眼界的广度。读书的厚度,往往决定着眼界的广度和人生的高度。刘先银经典点说《黄帝内经》营养身心灵子午流注口诀_小肠_表里_五脏六腑。《黄帝内经》所有的情感都是来源于我们的五脏六腑,我们每天看到的感受到的光是来自太阳,我们并不知道太阳。我们只是把太阳光当成了太阳。把握阴阳:夫妻关系和谐很重要。调理喜怒:心平气和,情绪是健康的关键。调理饮食营养和阴阳:冷饮会伤阳气。调理睡眠,居处的环境安静:睡觉就是养命。诗意地适宜的气候“风寒暑湿燥火”是纯自然的,是健康的基础。

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灵枢·本神篇》中的“精神魂魄心意志思虑智”。四时调养,历来为道教养生长生之士所重视。所谓“四时”,就是一年四季。古人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的本身就是一个小小的天地。为此,《灵枢·本神篇》:“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邪僻不至,长生久视。” 关于一年四季的将息调养之法,就其大要来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又因为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

发布于:北京市


北京大学心理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北京大学心理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



赞 (0)